2012年4月15日

折損人才的前提是被折損的老兄的確是位人才


好像從過完年開始,工作量就逐漸大到很久沒看到7點前的刷卡機女士了。

之所以稱作為女士,跟平常與它的互動方式有關,但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互動方式,就像倪匡筆下的衛斯理跟OOO相識的過程一樣又是後話了。

記得曾經有那麼發憤圖強的一陣子,告訴自己不能跟大家一起訂加班的晚餐,7點半以前一定要離開,畢竟救人脫離苦海的樂透只賣到8點不等人,而且只有富邦自己人可以開盤之後再下注(是個半年前的新聞,但這社會好像一點都不在意後續的處理情形,難怪這年頭寫文章常用社會進步快速作破題)。

記不得從什麼時候開始,8點下班變成值得讓人竊喜的事情。很卑微嗎?倒也不是。嚴格說起來,是對無論有無意識到如此改變,卻未曾試圖擺脫此困境的自己感到難為情。

前幾天下午,被一個很會在外人面前修理自己人,只有嘴巴願意稱作長官的老兄電,那天晚上作到12點半才走人,回宿舍的路上不悲苦,反而為了隔天可以輕鬆點而感到放心。又一次,對產生這種念頭的自己感到難為情。

餓尼斯特很氣憤、羊說這樣叫折損人才。但折損人才的前提是被折損的老兄的確是位人才,觀察別人比評價自己容易太多,在邊檢視自身能力及做事方法是否不足邊培養奴性的同時,我是這麼想的。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

Sitetag